top of page

2025國際青少年音樂大賽
皇家里茲頁面

【09 月 15 日截止 / Deadline: Sep 15】

歡迎光臨 2025 APYCAA 國際青少年音樂大賽!
 

這裡是為全球熱愛音樂的青少年量身打造的夢想競技場,一場穿越國界、綻放才華的音樂狂歡。它不僅是展示音樂造詣的閃亮秀臺,更是推動青少年打磨演奏細節、激發原創靈感的成長沃土。不論你迷戀古典樂的悠遠韻致,狂熱於流行樂的潮流節拍,或是沉醉民族樂的在地風華;無論你是初握樂器、對音樂充滿探索欲的「音樂萌新」,還是在區域賽事中屢獲肯定的「明日之星」,這場大賽都將為你開啟通道,讓你盡情演繹個人音樂主張,釋放創作靈感,挑戰演奏新高度。

這場國際級賽事,為年輕追夢者架起了全球音樂交流的彩虹橋 —— 在這裡,你將與來自全球各地的青少年音樂夥伴同臺較量,以旋律傳遞感悟,用節奏結識知己,在互學互鑒中開拓藝術格局,在實戰切磋中深化音樂修為。我們以「專業 + 溫度」為核心,為每位選手構建頂級競賽生態:建立多維度評分體系保障公平公正,讓選手在競賽之外收穫知識與友誼,每份堅持與熱愛都能獲得認可與成長。不論你是初闖國際賽場的音樂新人,還是尋求突破的資深青少年演奏者,2025 APYCAA 國際青少年音樂大賽都真誠期盼你的到來!讓我們共赴這場充滿熱忱與挑戰的音樂之約,用音符譜寫青春序曲,用演奏詮釋夢想重量,共同鐫刻國際青少年音樂的全新篇章。期待在賽場見證你以樂器為媒介,以旋律為語言,描繪獨特音樂國度,為全球音樂版圖注入青春新動能!

d1ee50454cda3553f8a5ea63528eec7a.jpg

參賽組別/Competition Categories

  • 幼兒組(3 - 5 歲)/ Kindergarten Group (Ages 3 - 5): 

  • 小童組(6 - 8 歲)/ Lower Children's Group (Ages 6 - 8): 

  • 兒童組(9 - 11 歲)/ Higher Children's Group (Ages 9 - 11): 

  • 少年組(12 - 14 歲) / Youth Group (Ages 12 - 14):

  • 青年組(15 - 17 歲)/ Young Adult Group (Ages 15 - 17): 

  • 公開組(18 歲以上)/ Open Group (Ages 18 and above):

 

參賽要求/Competition Requirements

參賽項目:

  • 巧思創作:音樂靈感的自由抒發

鼓勵參賽者跳脫傳統束縛,在曲目詮釋與呈現樣式中融入個人創意。可挑選經典佳作進行個性改編,通過調式轉換、節奏重塑或情感表達的獨特演繹,賦予作品全新魅力;也可攜帶原創音樂參賽,從校園生活、民俗文化或自然景致中汲取靈感,以音符講述屬於青少年的經歷與感悟,讓音樂成為表達自我的橋樑,展現年輕一代的創作潛力。

  • 功底演繹:音樂技巧的專業呈現

此組別側重考察參賽者對音樂演奏技巧的紮實積累與靈活運用。從樂器基礎的按弦、指法控制,到高難度的華彩樂段、不規則節奏把握,再到音色質感的細微調整,均需在演奏中精准傳達。參賽者需憑藉過硬的技術儲備,將作品的結構邏輯與情感深意完整呈現,讓技巧與藝術表達緊密融合,展現紮實的音樂底蘊與演奏水準。

  • 風格融合:音樂元素的創意交融

強調不同音樂門類與文化符號的跨界融合。參賽者可嘗試將西方古典樂的精緻結構與東方民族樂的獨特韻味相結合,或將藍調、電子的節奏感融入傳統曲目,甚至加入地域特色的民間樂器或自然音效,創造出兼具多樣性與獨特性的音樂風格,體現音樂藝術的包容性與創新力。

  • 潮流探索:音樂時尚的前衛表達

聚焦青少年對現代音樂趨勢的感知力與探索力。鼓勵參賽者在鞏固音樂基礎的同時,大膽運用現代音樂語彙 —— 可結合電子合成音效與傳統樂器演奏,或搭配多媒體畫面、現場互動等形式豐富表演層次,甚至融入環境音、口技等新穎元素,為聽眾帶來兼具視聽享受的現代音樂體驗,展現音樂藝術的時代性突破。

比賽作品:參賽作品由選手自主挑選,無論是流傳百年的古典管樂、彈撥樂經典,或是充滿青春氣息的流行改編曲目,亦或是承載個人情感的原創音樂,均可登上此舞臺。我們期待通過多樣化的作品,看見每位參賽者的獨特音樂個性,讓不同類型的音樂在此交融、閃耀。

參賽形式:提交演奏作品的音頻或視頻檔案(無時長限制),以清晰、完整地呈現你的演奏風格與魅力。

比賽項目分類

  1. 鍵盤組

    • 古典鋼琴、爵士(流行)鋼琴、四手聯彈

  2. 弦樂組

    •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豎琴、里拉琴

  3. 管樂組

    • 長笛、直笛、響笛、高/中/低音木笛

    • 單簧管、雙簧管、低音管、法國號、英國管

    • 薩克斯風、長號、上低音號、小號等

  4. 國樂組

    • 古箏、揚琴、琵琶、笙、二胡、中國笛、排笛、梆笛等

  5. 打擊樂組

    • 馬林巴琴、小鼓

  6. 室內樂組

    • 弦樂三重奏、管樂三重奏、弦樂四重奏、管樂四重奏

    • 弦樂五重奏、管樂五重奏、重唱

  7. 其他項目: 聲樂、烏克麗麗、口琴、古典吉他、電吉他、民謠吉他

評選標準

一、技法掌控(30%)

  1. 技法精準度與熟練度(15%):核心評估參賽者對樂器技法體系的掌握深度,包含按鍵、把位、氣息節制(針對管樂 / 聲樂)等基礎技法的精確度,以及演奏全程的流暢銜接。需展現對高難度技法的駕馭水准,如密集音型的清晰傳達、複合和聲的無縫過渡、斷奏與連奏的鮮明界線等,確保每個音符音色飽滿、節奏穩固,體現扎實的技術底盤。

  2. 細節處理與技法適配(15%):考察參賽者對音樂細節的精準調控能力,涵蓋旋律線的抑揚頓挫處理、節奏重音的動態調節、和聲層次的平衡把控,以及音色的多維轉換(如高亢與溫柔的切換)。需依據作品屬性靈活調整技法,例如浪漫主義音樂中滑音的精妙運用、跨界音樂中特殊演奏法的準確呈現,讓音樂表達更具層次張力。

二、風格詮釋(30%)

  1. 風格特質把握度(15%):要求參賽者深度解讀不同音樂風格的內核屬性,並通過演奏還原其文化基因與時代印記。例如演繹巴洛克音樂需體現復調的對位美感與節奏莊重性;演繹民間音樂需凸顯地域標識的旋律腔調與情感底色;演繹搖滾音樂需傳達強烈的節奏衝擊力,避免風格模糊或刻意模仿。

  2. 風格特質把握度(15%):要求參賽者深度解讀不同音樂風格的內核屬性,並通過演奏還原其文化基因與時代印記。例如演繹巴洛克音樂需體現復調的對位美感與節奏莊重性;演繹民間音樂需凸顯地域標識的旋律腔調與情感底色;演繹搖滾音樂需傳達強烈的節奏衝擊力,避免風格模糊或刻意模仿。

三、音樂感知(20%)

  1. 情感內涵傳達(10%):評估參賽者對作品情感層級與內涵深意的解讀精度,需通過演奏傳達作品的核心意境 —— 無論是喜悅、惆悵、豪邁或清幽,均需讓聽眾捕捉到音樂背後的情感脈絡與故事性。例如演奏悲愴題材作品時,需通過緩沉的節奏、渾厚的音色與漸弱的力度,引發聽眾的情感共鳴。

  2. 動態對比處理(10%):考察參賽者對音樂動態變化的掌控能力,包括節奏的快慢轉換(如漸快漸慢、突變節奏的自然銜接)、力度的強弱層次(如突強突弱、漸強漸弱的精准呈現),以及情感的起伏轉折。需通過這些動態變化,強化音樂的戲劇張力與感染力,避免演奏過程平淡單一。

四、舞臺表現(20%)

  1. 情感傳遞感染力(10%):評核參賽者的舞臺親和力與情感輸出能力,包括肢體語言的協調性(如演奏姿態、手部動作與音樂節奏的契合度)、面部表情的真實性(與作品情感匹配的情緒表達),以及與觀眾 / 評審的潛在互動感。需通過整體表現引導聽眾沉浸於音樂場景,而非僅聚焦技法展示。

  2. 舞臺細節把控(10%):考量參賽者對舞臺呈現細節的處理水准,包括儀態儀表的得體性(契合音樂風格的服飾搭配、規範的開場與謝幕禮儀)、樂器 / 設備的準備狀態(如樂器調音精度、電子設備運行穩定性),以及對舞臺空間的適應能力。若涉及多媒體或伴侶元素,需確保其與音樂的協調統一,共同提升整體演出品質。

  • Facebook

亞太區青少年文化及學術協會

  • Whatsapp

+852 9014 0839

© Asia-Pacific Youth Cultural and Academic Association Limited 亞太區青少年文化及學術協會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