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國際兒童及青少年物理大賽
榮耀揭榜!2025 國際兒童及青少年物理大賽季圓滿落幕
在 2025 這個孕育夢想與探索的年份,一場綻放少年智識光芒的物理盛宴 ——2025 國際兒童及青少年物理知識大賽,在全球關注中圓滿收官。此次大賽猶如一座連接理論與實踐的橋樑,搭建起青少年探索物理世界的舞台,吸引了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學子積極參與。從課堂知識的延伸到生活現象的解讀,大賽成功激發了新一代對物理學科的熱愛,在青少年群體中播撒下科學探索的種子。
本次大賽以「夯實知識根基,培育科學思維」為核心使命,致力於提升青少年的物理素養與實踐能力,為熱愛物理的孩子們構建展示才華、交流學習的平台。通過科學的賽制設計與多元的題目設置,助力參賽者深化對物理原理的理解,養成科學探究的習慣,在物理探索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一、知識應用:理論與生活的連接器
(一)情境賦能,強化實踐
大賽的評分體系緊扣「知識落地」核心,將抽象物理原理與現實場景深度綁定。題目設計涵蓋體育競技、日常用品、環境保護等多個領域,如分析冰壺比賽中刷冰動作對摩擦力的影響、解釋高壓鍋煮飯的熱力學原理等。對此類問題的精准解答,不僅要求選手掌握基礎知識,更需具備將理論轉化為實踐解釋的能力,對應的分值權重也高於純理論題目,以此引導選手關注物理的實用價值。
(二)核心地位,直觀映射
準確率在整個評分體系中佔據核心位置,堪稱一面明鏡,清晰直觀地反映參賽選手基本物理知識的儲備量、對各類物理概念的理解深度,以及能否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應對各類題目考查,是衡量選手知識根基是否扎實的關鍵指標。
(三)模塊細分,全面覆蓋
為深入挖掘選手的物理知識潛能,大賽按題目類型展開多維評估:
為系統評估選手的知識應用水平,大賽按學科模塊設計多維考題:
-
力學應用題:如解析「搖青」制茶中摩擦力對細胞結構的影響,考驗對力與物質作用的理解;
-
光電綜合題:結合太陽能電池陰天效率變化,從光子傳遞角度分析能量轉化規律;
-
實驗設計題:給定常規器材測量漂浮蠟塊密度,考查實驗思路的靈活性與可行性。通過多場景、多維度的考查,全面展現選手將物理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的真實水平。
二、理解深度:思維宇宙的探索者
(一)綜合計分,激發潛能
針對開放式及需深度剖析的題目,評審團隊採用獨特的綜合計分方式。從解題過程的邏輯性與答案的創新程度兩個關鍵維度,全面考量並精准評分選手的表現。
(二)邏輯嚴謹,思維進階
邏輯性是選手思維嚴謹性的重要體現。評委注重考察選手解答時,能否遵循清晰、合理且環環相扣的邏輯脈絡 —— 如從能量守恆定律推導物體運動軌跡,或從熱力學第二定律分析引擎效率極限,通過嚴謹推理、細緻分析與有力論證,逐步推導得出合理的結論,這一過程是選手思維能力提升的有力見證。
(三)創意無限,突破邊界
在開放式問題解答中,敢於突破常規思維框架的選手將獲得特別加分獎勵。例如,針對 “如何優化太陽能電池效率”,提出結合納米材料特性的創新方案;或在 “量子通信通道雜訊抑制” 分析中,引入跨學科(如電腦科學與物理學)的視角。大賽秉持鼓勵創新的理念,積極引導學生運用創造性思維,大膽探索物理問題的多種可能性,勇敢突破思維邊界。
(四)評分關鍵,素養彰顯
選手在解題中展現的創新思維,不僅是評分的重要依據,更是大賽的核心價值追求。尤其在複雜問題處理中 —— 如結合壓電效應設計新型能量收集裝置,或通過光路分析優化漁民叉魚精度 —— 創新思路的碰撞與呈現,恰是科學精神成長的生動見證。
總結
2025 國際兒童及青少年物理知識大賽如同一片孕育創新的沃土,讓無數熱愛科學的少年得以綻放才華。在這個充滿探索熱情的年份裡,小選手們帶著對物理世界的好奇,以課本知識為基石,以生活觀察為素材,構建出一個個兼具科學性與創意性的解題方案。他們在分析冰壺滑行軌跡中體悟力的傳遞,在設計密度測量實驗中探索方法的巧妙,在跨學科思考中拓展思維的邊界。此次大賽不僅是一場知識的競技,更是一次科學精神的傳承,讓物理之美在理論與實踐的交融中閃耀光芒,為未來科學家的成長注入強勁動力。

組別 | 中文姓名 | 英文姓名 | 區域 | 獎項 |
|---|---|---|---|---|
P1-P3 | 梁奇恩 | Neoh Kay En | 馬來西亞 | 特金獎 |
P1-P3 | 魏睦桓 | Wei Mu Huan | 台灣 | 特金獎 |
P1-P3 | 許峻頊 | Hui Chun Yuk | 香港 | 金獎 |
P1-P3 | 梁启轩 | LEONG KAY HIN | 馬來西亞 | 金獎 |
P1-P3 | 謝承軒 | tse shing hin | 香港 | 銀獎 |
P1-P3 | 祁浥昕 | Ezekiel | 中國 | 特金獎 |
P1-P3 | 房韫诚 | Nathaniel | 新加坡 | 特金獎 |
P1-P3 | 滕焜辉 | Gabriel | 香港 | 特金獎 |
P1-P3 | 屈翾翔 | Samuel | 馬來西亞 | 特金獎 |
P1-P3 | 祝瑱轩 | Christopher | 中國 | 特金獎 |
P1-P3 | 柴侑霖 | Nicholas | 澳門 | 金獎 |
P1-P3 | 华浥晨 | Andrew | 新加坡 | 金獎 |
P1-P3 | 喻韫智 | Matthew | 馬來西亞 | 金獎 |
P1-P3 | 祁焜耀 | Daniel | 香港 | 金獎 |
P1-P3 | 房翾朗 | Jacob | 中國 | 金獎 |
P1-P3 | 滕瑱峰 | Alexander | 澳門 | 金獎 |
P1-P3 | 裴浥明 | Ethan | 新加坡 | 金獎 |
P1-P3 | 苏韫朗 | Michael | 馬來西亞 | 金獎 |
P1-P3 | 温焜毅 | William | 香港 | 金獎 |
P1-P3 | 陳梓萱 | Chen Zi Xuan | 中國 | 金獎 |
P1-P3 | 李昊然 | Li Hao Ran | 澳門 | 金獎 |
P1-P3 | 張雨桐 | Zhang Yu Tong | 新加坡 | 金獎 |
P1-P3 | 王若曦 | Wang Ruo Xi | 馬來西亞 | 金獎 |
P1-P3 | 劉宇航 | Liu Yu Hang | 香港 | 金獎 |
P1-P3 | 楊思涵 | Yang Si Han | 中國 | 金獎 |
P1-P3 | 吳俊宇 | Wu Jun Yu | 澳門 | 金獎 |
P1-P3 | 趙欣妍 | Zhao Xin Yan | 新加坡 | 金獎 |
P1-P3 | 黃子睿 | Huang Zi Rui | 馬來西亞 | 金獎 |
P1-P3 | 周語桐 | Zhou Yu Tong | 香港 | 銀獎 |
P1-P3 | 徐梓豪 | Xu Zi Hao | 中國 | 銀獎 |
P1-P3 | 孫佳琪 | Sun Jia Qi | 澳門 | 銀獎 |
P1-P3 | 朱梓軒 | Zhu Zi Xuan | 新加坡 | 銀獎 |
P1-P3 | 胡雨萱 | Hu Yu Xuan | 馬來西亞 | 銀獎 |
P1-P3 | 郭思妤 | Guo Si Yu | 香港 | 銀獎 |
P1-P3 | 何宇軒 | He Yu Xuan | 中國 | 銀獎 |
P1-P3 | 高梓墨 | Gao Zi Mo | 澳門 | 銀獎 |
P1-P3 | 羅雨桐 | Luo Yu Tong | 新加坡 | 銀獎 |
P1-P3 | 鄭梓萱 | Zheng Zi Xuan | 馬來西亞 | 銀獎 |
P1-P3 | 梁俊傑 | Liang Jun Jie | 香港 | 銀獎 |
P1-P3 | 謝雨桐 | Xie Yu Tong | 中國 | 銀獎 |
P1-P3 | 宋梓豪 | Song Zi Hao | 澳門 | 銀獎 |
P1-P3 | 唐思琪 | Tang Si Qi | 新加坡 | 銀獎 |
P1-P3 | 鄧雨萱 | Deng Yu Xuan | 馬來西亞 | 銀獎 |
P1-P3 | 蕭梓墨 | Xiao Zi Mo | 香港 | 銀獎 |
P1-P3 | 傅思妤 | Fu Si Yu | 中國 | 銀獎 |
P1-P3 | 曾梓豪 | Zeng Zi Hao | 澳門 | 銀獎 |
P4-P6 | 劉永祺 | LAU WING KI | 香港 | 特金獎 |
P4-P6 | 江浚銘 | KONG CHUN MING | 香港 | 特金獎 |
P4-P6 | 麥軒睿 | Mak Hin Yui | 香港 | 特金獎 |
P4-P6 | 黃碩禹 | SaulHuang | 台灣 | 金獎 |
P4-P6 | 許駿宇 | HUI CHUN YU | 香港 | 金獎 |
P4-P6 | 蘇一鈞 | SU I-CHUN | 台灣 | 金獎 |
P4-P6 | 李芸萱 | Yun Xuan Li | 台灣 | 金獎 |
P4-P6 | 徐康堯 | Tsui Hong Yiu | 香港 | 金獎 |
P4-P6 | 姜鎧殷 | KEUNG HOI YAN | 香港 | 金獎 |
P4-P6 | 蔡杰宸 | Jason Tsai | 台灣 | 金獎 |
P4-P6 | 李芊金 | Una Lee | 台灣 | 銀獎 |
P4-P6 | 苏煜翔 | Saw Yu Xiang | 馬來西亞 | 銀獎 |
P4-P6 | 黃凱軒 | HUANG HOI HIN | 香港 | 銀獎 |
P4-P6 | 鄧昌泓 | TANG CHEONG WANG | 香港 | 銀獎 |
P4-P6 | 程雨桐 | Cheng Yu Tong | 新加坡 | |
P4-P6 | 蔡梓萱 | Cai Zi Xuan | 馬來西亞 | 金獎 |
P4-P6 | 潘俊宇 | Pan Jun Yu | 香港 | 金獎 |
P4-P6 | 袁思涵 | Yuan Si Han | 中國 | 金獎 |
P4-P6 | 於梓軒 | Yu Zi Xuan | 澳門 | 金獎 |
P4-P6 | 董雨萱 | Dong Yu Xuan | 新加坡 | 金獎 |
P4-P6 | 尹梓墨 | Yin Zi Mo | 馬來西亞 | 金獎 |
P4-P6 | 段思妤 | Duan Si Yu | 香港 | 金獎 |
P4-P6 | 雷梓豪 | Lei Zi Hao | 中國 | 金獎 |
P4-P6 | 黎雨桐 | Li Yu Tong | 澳門 | 金獎 |
P4-P6 | 賀梓萱 | He Zi Xuan | 新加坡 | 金獎 |
P4-P6 | 龔俊宇 | Gong Jun Yu | 馬來西亞 | 金獎 |
P4-P6 | 文思涵 | Wen Si Han | 香港 | 金獎 |
P4-P6 | 龐梓軒 | Pang Zi Xuan | 中國 | 金獎 |
P4-P6 | 蘭雨萱 | Lan Yu Xuan | 澳門 | 金獎 |
P4-P6 | 殷梓墨 | Yin Zi Mo | 新加坡 | 金獎 |
P4-P6 | 施思妤 | Shi Si Yu | 馬來西亞 | 金獎 |
P4-P6 | 陶梓豪 | Tao Zi Hao | 香港 | 金獎 |
P4-P6 | 翟雨桐 | Zhai Yu Tong | 中國 | 金獎 |
P4-P6 | 安梓萱 | An Zi Xuan | 澳門 | 金獎 |
P4-P6 | 顏俊宇 | Yan Jun Yu | 新加坡 | 金獎 |
P4-P6 | 章思涵 | Zhang Si Han | 馬來西亞 | 銀獎 |
P4-P6 | 寧梓軒 | Ning Zi Xuan | 香港 | 銀獎 |
P4-P6 | 葛雨萱 | Ge Yu Xuan | 中國 | 銀獎 |
P4-P6 | 韋梓墨 | Wei Zi Mo | 澳門 | 銀獎 |
P4-P6 | 邱思妤 | Qiu Si Yu | 新加坡 | 銀獎 |
P4-P6 | 聶梓豪 | Nie Zi Hao | 馬來西亞 | 銀獎 |
P4-P6 | 鈕雨桐 | Niu Yu Tong | 香港 | 銀獎 |
P4-P6 | 溫梓萱 | Wen Zi Xuan | 中國 | 銀獎 |
P4-P6 | 季俊宇 | Ji Jun Yu | 澳門 | 銀獎 |
P4-P6 | 魯思涵 | Lu Si Han | 新加坡 | 銀獎 |
P4-P6 | 喬梓軒 | Qiao Zi Xuan | 中國 | 銀獎 |
P4-P6 | 伍雨萱 | Wu Yu Xuan | 新加坡 | 銀獎 |
P4-P6 | 畢梓墨 | Bi Zi Mo | 香港 | 銀獎 |
P4-P6 | 廉思妤 | Lian Si Yu | 馬來西亞 | 銀獎 |
P4-P6 | 岑梓豪 | Cen Zi Hao | 中國 | 銀獎 |
P4-P6 | 薛雨桐 | Xue Yu Tong | 澳門 | 銀獎 |
P4-P6 | 連梓萱 | Lian Zi Xuan | 新加坡 | 銀獎 |
P4-P6 | 習 俊宇 | Xi Jun Yu | 馬來西亞 | 銀獎 |
P4-P6 | 鮑思涵 | Bao Si Han | 香港 | 銀獎 |
P4-P6 | 康梓軒 | Kang Zi Xuan | 中國 | 銀獎 |
P4-P6 | 田雨萱 | Tian Yu Xuan | 澳門 | 銀獎 |
P4-P6 | 丘梓墨 | Qiu Zi Mo | 新加坡 | 銅獎 |
P4-P6 | 左思妤 | Zuo Si Yu | 馬來西亞 | 銅獎 |
P4-P6 | 柳梓豪 | Liu Zi Hao | 香港 | 銅獎 |
P4-P6 | 史雨桐 | Shi Yu Tong | 中國 | 銅獎 |
P4-P6 | 龍梓萱 | Long Zi Xuan | 澳門 | 銅獎 |
P4-P6 | 陶俊宇 | Tao Jun Yu | 新加坡 | 銅獎 |
P4-P6 | 黎思涵 | Li Si Han | 馬來西亞 | 銅獎 |
P4-P6 | 賈梓軒 | Jia Zi Xuan | 香港 | 銅獎 |
P4-P6 | 錢雨萱 | Qian Yu Xuan | 中國 | 銅獎 |
P4-P6 | 湯梓墨 | Tang Zi Mo | 澳門 | 銅獎 |
P4-P6 | 嚴思妤 | Yan Si Yu | 新加坡 | 銅獎 |
P4-P6 | 常梓豪 | Chang Zi Hao | 馬來西亞 | 銅獎 |
P4-P6 | 武雨桐 | Wu Yu Tong |

